04-26
2021误区一:产业互联网就是工业互联网
由于在英文中,“产业”和“工业”是同一个单词“industry”,加之产业互联网最早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因此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时,就被译成了工业互联网。其实,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不应该局限在工业领域,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的关系就像大数据与工业大数据、物联网与工业物联网的关系,产业互联网的范畴比工业互联网更为宽泛,除了工业互联网外,它还包括服务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以及金融业互联网等。
误区二:实施工业互联网就是企业上云
很多企业在对工业互联网进行理解和解读时,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把工业互联网等同于商业互联网中常见的在云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一些业务模型来提供服务的模式。对于工业互联网,这种解读是过于简单和片面的,是一种表象的理解。开源技术的产生、云的出现,以及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云上提供存储空间、数据的服务以及托管的服务。云是一个存储空间,网是节点之间连接的通道,云是通过网的桥梁作用把用户和云中心连接起来的。
企业上云也是近期我国推动和激励企业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作用的一种信息化政策。但是像这样一种大众化的、普及化的云服务,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只是一种基础,它远远不是工业互联网的全部。工业互联网的商业本质是对企业综合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所以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不能只是认为它是一个云端的大数据分析。
误区三:实施工业互联网就是企业购买一套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其实,在工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一类工具,同时又是一种思维模式、创新的源泉,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发展工业互联网,从根本上是为了服务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工业企业既要有工业发展视野,也要有信息技术视野和互联网视野,将三种视野深度融合、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工业由大变强,才能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不是一项技术、一套软件、一种模式,而是从工业角度出发的结合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综合体系。